镜湖区简介
镜湖区是芜湖市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核心区,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科教文化资源富集,生活、娱乐、休闲设施配套完善,是全市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是理想的宜业、宜商、宜游、宜居之地。
历经2006年、2010年、2019年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撤销10个公共服务中心,成立天门山、弋矶山、汀棠、赭山、赭麓、范罗山、张家山、大砻坊、荆山等9个街道办事处,方村街道维持不变。改革后全区共10个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49.3万,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镜湖区是长江流域工商业重要基地、重要通商口岸,是芜湖的“母城”。南临青弋江、北有长江大桥、中有高铁站、汽运站,交通优势带来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如今,又处于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交汇叠加处,也是G60科创走廊重要城区,地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人文历史悠久。作为芜湖的“母城”,镜湖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刀”“铁画”等成就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名,老古城、老租界、老船厂名声在外,黄庭坚赭山读书,张孝祥捐田成湖,汤显祖书撰牡丹,汤天池锻铁成画等历史故事至今都在传唱,自清末被辟为通商口岸以来,逐步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文化。
生态环境优美。长江、青弋江两江环抱,赭山、镜湖山水相依,千年古城、百年西洋历史建筑群、堂子巷徽派建筑群、造船厂工业遗存等历史文化片区在此集聚,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西洋文化、徽派文化,也是全市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镜湖公园、滨江公园等10处公园点缀其间,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镜湖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四区一中心”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
“十四五”期间,镜湖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五个增强、五个走在前”和“六个现代化芜湖”目标要求,奋力打造长三角产业互联网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服务业现代化创新区、安徽绿色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区、长三角基层治理现代化引领区,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努力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使命和加快打造“六个之城”奋斗目标作出镜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