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罗山街道:“五心”工作法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
今年以来,新芜路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社区党建特色品牌“向阳花开”,创新推行“五心”工作法,不断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创新服务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心”领航,把稳治理“方向盘”。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融入网格化管理,设立党员先锋岗,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中有党”的工作格局。今年来,社区组织党员开展各类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惠及群体达1200余人,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细心”服务,办好群众“烦心事”。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居民身边的愁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建立健全社区精细化服务体系。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居民所思所想所盼。针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定期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并及时协调解决,形成“发现问题、及时回访、协调处理”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2024年以来,更换维修破损下水井盖5个,消除安全隐患15处,疏通辖区下水管道10余次,清除垃圾乱堆乱放10余处,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贴心”关怀,筑牢民生“幸福线”。民生无小事,社区始终坚持服务导向,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依托网格化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物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上门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建立特殊群体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与特殊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活动,确保特殊群体“时时有人护,事事有人管”。今年以来,社区开展针对特殊群体爱心义剪、家电维修、上门慰问等各项暖心服务活动10余场,惠及群体达100余人,有效提升了特殊群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耐心”调解,化解邻里“揪心事”。社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制度,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退休老党员、志愿者组成的调解员队伍,调解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上门,从邻里关系入手,巧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细心分析矛盾根源,用心寻找解决办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社区协调处理车辆乱停放、下水堵塞等问题30余件,调解居民纠纷10余起,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齐心”共建,画好治理“同心圆”。社区本着“资源共享,共建共治,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原则,整合业委会、物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力量,发挥“一元带多元”作用,建立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民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同时社区积极推进与民警、城管、应急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在反诈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安全检查等领域发力,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相关知识宣传活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等方式,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架构,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今年来,社区开展各类知识宣传40余次,消防安全检查10余次,为辖区居民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