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育红幼儿园2025年园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纲领,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理念,立足园本实际,坚持科学发展与内涵提升相结合。以安全为底线、以质量为核心、以科研为驱动、以师资为根本,构建“安全、健康、创新、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规范管理、深化教改、优化服务,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打造“幼儿快乐成长、家长放心满意、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教育品牌。
二、工作目标
(一)安全工作目标
1.实现全年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100%。
2.师幼安全教育覆盖率100%,掌握消防逃生、防拐骗等5项基础应急技能。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二)卫生保健工作目标
1.幼儿健康体检率100%,龋齿、近视等常见病发病率下降。
2.传染病防控达标率100%,落实晨午检、消毒隔离、膳食营养科学化管理。
3.形成“预防为主、医教结合”的保健体系,提升家长对卫生保健满意度。
(三)教科研工作目标
1.园本课程体系优化,形成项目课程优秀活动案例。
2.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区级及以上课题,提升教师课题教研参与率,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
3.通过家长开放日、互联网平台推广等手段,实现教学成果向家庭、社区辐射推广。
(四)教师队伍培养目标
1.教师分层培训覆盖率100%,新增区级骨干教师1-2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达标率95%。
2.建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机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3.师德师风零投诉,坚决执行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安全工作措施
1.制度保障与隐患排查
(1)落实“三查一改”机制:每日班级自查、每周行政抽查、每月专项排查(消防、设施、食品),建立隐患台账并限时整改。
(2)修订《安全责任考核细则》,与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制。
2.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
(1)开展“安全教育月”主题活动(3月防拐骗、6月防溺水、11月消防安全),通过情景剧、绘本教学、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意识。
(2)每学期组织2次消防疏散演练、1次防震演练,模拟突发事故场景,提升师幼应急响应能力。
3.门禁与周边环境治理
(1)严格执行“四步门禁法”:外来人员“询问-登记-验证-陪同”,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保安24小时持械巡逻。
(2)联合社区、公安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重点排查交通隐患及流动摊贩。
(二)卫生保健工作措施
1.日常保健规范化
(1)落实“三检两追”制度:晨检(体温、手口检查)、午检(精神状态)、离园检(衣物整理),因病缺勤幼儿48小时内追踪记录。
(2)按《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规范》配比消毒液,每日对活动室、玩具、餐具进行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公示消毒记录。
2.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控
(1)每季度开展健康主题教育活动:
春季“护眼行动”(眼保健操、远眺训练);
夏季“肠道健康周”(饮食卫生讲座);
秋季“体能提升月”(户外运动打卡);
冬季“呼吸道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实操)。
(2)建立幼儿营养膳食数据库,联合营养师按季节调整食谱,保证蛋白质、钙铁锌等营养素达标。
3.医教协同机制
(1)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协,定期开展保健医进园指导,每学期组织1次家长健康讲堂(如《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
(三)教科研工作措施
1.教研活动与成果转化
(1)实施“三阶教研法”:
问题导向教研:每月收集教师教学困惑,开展专题研讨。
课例研究: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跨年级观摩课,形成优质课例。
成果推广:通过公众号、家长会分享教学经验。
(2)积极申报省市区各级课题,形成研究报告。
3.家园社区协同育人
(1)建立“三位一体”资源网络:
家长资源:招募“家长助教团”(医生、消防员职业体验);
社区资源:联动图书馆、博物馆开展“行走的课堂”;
高校资源:与师范院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四)教师队伍培养措施
1.分层培养与专业成长
(1)新教师:实施“123培养计划”
1个月岗前培训(教学常规、家园沟通技巧);
2次教学基本功考核(弹唱、绘画、说课);
3学期师徒结对,由骨干教师全程指导。
(2)成熟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室”,承担各级公开课、课题主持。
(3)后勤人员:开展“保育技能大赛”,年度考核合格率100%。
2.师德建设与激励机制
(1)开展“四心工程”:
初心:组织师德演讲比赛、签订《师德承诺书》;
匠心:设立“教学创新奖”“课程设计奖”;
暖心: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沙龙;
恒心: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培训、获奖、反思等成长轨迹。
(2)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返园后开展二次培训。
四、实施保障
组织保障:成立园务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
监督评估:建立“月度督查-季度汇报-年度总结”机制,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多维度评估成效。
芜湖市育红幼儿园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