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赭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12-19 16:53信息来源: 镜湖区赭山街道阅读次数:编辑:王冬 字体:【  

自2022年以来,我街道紧紧围绕上级文件部署和要求开展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效果明显。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法治街道创建活动

全街道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法治街道创建活动工作的领导。街道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查职能作用,各社区、各部门按照法治创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加强领导,把法治街道创建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确保法治街道创建活动工作在社区、各部门真正落到实处。普法和创建工作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推进六进”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街道创建活动进程。

(一)围绕街道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我街道围绕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涉灾政策的学习宣传,举办多场法律知识咨询等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共计活动次数20余次,普法人次达千余人次。在全国法治宣传日活动,街道司法所牵头在街道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结合3月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江淮普法行”、“民法宣传周”等节日为契机,适时加大对社区居民的普法宣传,先后组织社区居民学习了《婚姻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报区司法局信息17篇,其中上网新闻7篇。

充分结合新媒体技术作为普法宣传阵地,司法所提供法律法规、规章、法律咨询,拓展了法律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增强了时效性。

(二)党政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我们重点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将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坚持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不断创新学法形式,增强学法用法的效果。

(三)公务员学法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树立法治街道观念,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认真抓好公务员学业法用法工作,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公共执法能力。通过法治讲座、集中培训、年度普法考试、年终考核等加强公务员行政许可法、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法纪观念。

(四)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辖区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抓好在校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将法律基本知识列入政治课、思想品种课考试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治教育网络,继续充分发挥兼职法治副校长、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工作格局。同时由法律工作者给在校中小学生上法律课,使广大青少年受到生动法治教育,收到良好效果,从而逐步建立健全“校园、家庭、社会、政法”四位一体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网络。

(五)社区居民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充分借助各社区中的可利用资源,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社区中开展法治宣传栏,开设“为您服务”、“法律快讯”、“以案释法”等各种专题的法律专栏,向社区居民、青少年宣传一般性的法律常识,定期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使他们能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化依法治理,推进法治街道建设

( 一)加强法治街道建设,努力提升全街道法治化管理水平。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街道主题,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格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行为,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受理、审查工作,促进复议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复议办案保护,努力提高办案质量。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考核,重点把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依法治定规范性文件、是否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是否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职责、是否依法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二)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民生法律需求。政府行政机关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与良性互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所准确把握和了解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符合司法实际和司法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司法制度、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司法为民措施。确保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

(三)进一步推进法治街道建设,全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规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行政机关、公共事业部门的行政行为和经营服务行为,切实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完善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居民的民主权益,增强居民委员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广泛开展“平安阵地”创建活动,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继续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按照“社区自治组织健全、自治制度完善、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民主监督机制运行良好、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深入、社区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基层社会安定稳定、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标准,逐步把居委会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司法所在加强人民调解、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成立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社区矫正人员培训以及全街道社区矫正对象摸排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推进矫正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开展大调解,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计103件,其中书面调解卷宗58件、口头调解协议45件;调解成功率99%。

(四)加强监管规范社区矫正帮教、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一是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队伍建设,每个社区设置专职司法专干1名;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专题培训讲座,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教育能力。二是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体系,区别犯罪性质、矫正期限及刑罚种类,分门别类建立统一资料台账,抓好帮教人员回归社会前后的信息登记、接送移交等工作。截止目前,赭山街道共有在册社矫对象9人。截至目前,期满解矫9,新增9人。

 

四、扎实开展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全街道广大公民通过认真学习宪法等基本法律以及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靠法律解决各类矛盾,形成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行使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良好习惯,也推动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依法纳税、依法尽社会义务的自觉性,也增强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

(二)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理论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得到加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能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坚持带头学法用法,积极参加各类法治讲座、普法考试,并做到依法决策。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主动征询各方面意见。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了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三)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继续稳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按照“社区自治组织健全、自治制度完善、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民主监督机制运行良好、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深入、社区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基层社会安定稳定、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标准,逐步把居委会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的法律素质不断加强,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普法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普法教育工作抓得不够紧,致使普法工作措施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2、少数单位在学法用法、法治实践上下功夫不够,虽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没有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不配套,有脱节现象,影响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

3、普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普法工作人员少、任务重,难免有时候顾此失彼,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六、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街道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结合新媒体、新形式,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完善法治工作方式,推动法治建设上新台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制定规范性文件。与时俱进,自觉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针对新时代发展群众面临的实际性问题,有重点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二)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一是开展经常性行政执法监督,扩展监督范围,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防患于未然。二是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争议和矛盾的协调,明确执法权限和责任,化解执法矛盾,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情况的发生。三是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健全相关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主体资格、法定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办法;健全行政执法投诉制度,受理人民群众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投诉,严肃查处违法行政问题,加强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追究的范围和具体程序,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严把“入口”,要明确规定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条件,并且要逐步提高门槛。二是抓好对现有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弘扬正气,树立行政执法队伍良好的形象。

(四)优化行政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举办各类文艺表演,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法治宣传的过程中来,主动有学习的欲望。加强对街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促使街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实地走访提升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切实解决人民发展问题。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