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农业农村水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水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农业、水利等各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汇报2021年总结和2022年计划如下:
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工作提升。局党组成立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正作风、强责任、勇担当、开新局”专项行动等,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将党建与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业务工作提升,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快速落实。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2021年3月,成立镜湖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党组,下辖一个党支部—镜湖区农业农村水务局党支部。全年党组开展集中学习12次,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12次、党课3次、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不断规范党内生活;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党史学习形式,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参观红色基地、党史测试、书记上党课等方式不断巩固党史知识学习效果;深入开展“三个以案”、“正作风”等专项行动,学习各类警示案例4次,开展主题活动5次,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群众问题诉求,并整理成工作台账,由具体领导牵头落实。已梳理问题9条,推进群众办实事项目6个,切实把“三个以案”、“正作风”等专项行动开展成效、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努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实”起来,“深”起来。
三是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规定,年中调整和配齐局属各科室负责人,使真正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机会。加强对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定期听取并点评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了《2021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方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2021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表》,根据班子成员分工情况及时调整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职责,开展意识形态学习2次,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加强舆论引导,全年通过镜湖新闻网报送正面宣传报道78篇,其中被采用66篇,网评员组织转发20余次。
四是积极做好群团建设、统战等工作。及时报送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名单,支持工作人员参加民主党派活动。
五是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严格落实区委分解的中央巡视整改工作任务,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确保5项巡改任务按期推进。二是结合“三个以案”、“正作风”、“巡视巡察整改大起底”等专项行动,推进我局巡视巡察各项工作开展。三是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新一轮巡察工作。
六是开展“扫黑除恶治乱”专项行动情况。召开扫黑除恶相关会议2次;坚持将扫黑除恶治乱与重点工作推进相结合,围绕“三资”管理,联合方村街道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促进资金规范管理;开展了农资专项检查,检查农资店60余家次,规范了农资店经营行为,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召开动物诊疗机构疫情防控及动物诊疗监管工作会议,确保生物安全。
(二)明晰“三农”重点目标任务。围绕今年重点工作,拟定了《中共镜湖区委、镜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举措〉的通知》《中共镜湖区委关于印发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工作举措的通知》《镜湖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联系村(社区)情况一览表》等一系列文件,明晰了我区今年目标任务,细化了具体工作举措。
(三)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非标债项目。2020年镜湖区发行乡村振兴非标专项债1.3亿元,截至目前,已支付项目资金12329.1888万元,支付率为94.8399%。已编制33个项目,其中27个项目已完工,6个项目在建。
(四)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生猪供给。一是积极申报和落实智慧“芜湖大米”镜湖区生产基地建设。落实粮食生产面积8.58万亩,油菜1万亩。积极开展全年粮食播种意向调查,宣传政策,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及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和稻谷补贴等粮食种植激励资金,2021年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资金:3794043.33元和稻谷补贴资金:1173401.81元;同时积极宣传农业政策保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截至目前已经参保:24644亩。多措并举确保顺利完成2021年粮食生产任务。二是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的情况排查,发放《非洲猪瘟假疫苗明白纸》50余份,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实行检疫申报制度,按照省市防控非洲猪瘟工作要求,实行点对点调运。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春防猪O型口蹄疫免疫生猪0.08万头;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疫累计免疫羊0.06万头;禽流感累计免疫家禽10.6万只;小反刍兽疫累计免疫羊0.04万头。秋防猪O型口蹄疫免疫生猪0.07万头;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疫累计免疫羊0.07万头;禽流感累计免疫家禽11万只;小反刍兽疫累计免疫羊0.04万头。
(五)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一是基本完成2020年8000
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两个标段实施,涉及旗杆、合心、利民3个行政村,建设内容主要有抗旱站1座、涵管73座、机耕桥2座、涵闸1座、沟渠清淤整治10.65km、沟渠砌护13.71km、新建砂石路13.49km、新水泥路1.4km土地平整150亩、土壤改良0.8万亩等。目前,两个标段已全部进场施工,完成工程量形象进度约65%。二是推进镜湖区三连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10月24日正式开工,利用冬修时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年内完成60%工程量。三是万胜泵站建设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已完工验收。四是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随机飞检由每月一次(5个点)增加为每月2次(10个点);与区级周巡查及街道日巡检相结合、联合卫生监督所定期开展月巡检工作。
(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一是青弋江干流治理工程一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二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4%,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三标段已完工,目前正在组织验收事宜;四标段已通过单位工程验收,二审已完成。二是推进镜湖区三连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10月24日正式开工,利用冬修时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年内完成60%工程量。三是镜湖区城北圩三坝斗门、老弋江泵站、老袁泽桥泵站斗门封堵项目已全部完工,并完成验收,正在审计过程中。四是北埂、方塘排涝站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市发改委批复,北埂站初步设计已由市水务局批复。五是芜湖市欧阳河闸工程已于2021年11月18日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4月底完工。六是镜湖区泵站排口视频在线监测项目已完工验收。七是马厂泵站更新改造工程9月底已开工,正在加紧实施建设中,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八是万胜泵站顺利完工并通过了工程完工验收。九是荆山河治理工程(镜湖区段)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
(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按照年初印发的《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方案》开展工作,今年出动监管工作人员17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10家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共检测果蔬类农产品117组,发现1组不合格农产品,合格率99.15%。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未发现违法行为。二是扎实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大农业污染面源防治工作,持续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持续开展农药肥料包装物和农膜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工作,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
(八)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一是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0530万元,增长10.7%;9月组织国丰、徽萃、农居三家主体参加合肥农展,圆满完成。9月组织三家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了在湾沚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二是新申报1个绿色农产品认证,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新增家庭农场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新获得1家市级家庭农场。四是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与复核工作,下发了2021年度市级扶持村的市、区两级奖补资金共计80万元,省级扶持资金共计30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6506,平均增速为12.4%。五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5个,强村占本地行政村比重达40%以上;成功申报省级扶持村1个,成功申报市级扶持村2个,天城村成功申报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升村。
(九)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2021年市级改厕任务为800户,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二是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有序开展,目前9个项目已建设完成,2个项目正在开展中。三是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截至目前,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326吨,清理村内沟塘211口,清理村内沟渠140公里;四是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我区申报创建6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2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目前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示范村正在等待市级复核。
(十)扎实开展河湖长工作。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按照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河(湖)长工作体系要求,全区共设立区级河(湖)长13名,街道级河(湖)长56名、社区(村)级河(湖)长47名。二是推动河湖长巡河(湖)常态化。截至目前三级河湖长总巡河次数3070次,巡河任务完成数2406次,占年度三级巡河总数的94%。三是持续开展各类河湖问题整治。河长制暗访督查2次,下发督办单8件、河长制巡河app区级巡河发现问题9处、社区(村)巡河发现问题1处,均完成整改。
专项行动进展顺利。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针对市、区两级河长办暗访大排查的16个河湖四乱问题,制定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限,圆满完成了整治任务,顺利通过了市、区两级验收。
夯实河湖管护基础。一是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推进镜湖省级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二是逐步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建立镜湖河湖健康档案,完成新一轮区级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修编。
(十一)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一是针对2020年汛期68处险情台账,逐一销号,目前已全部处置完成。二是汛前完成我区4 处开口子工程回填封堵工作,确保开口子工程安全度汛。三是加大清障力度,堤防清障共计67.6公里,内部主要沟渠清障43条;四是积极应对集中降雨。一方面密切关注水情雨晴变化,适度调控沟渠水位;另一方面在集中强降雨期间,强化值班值守、科学调度排涝工作,平稳度过了涝灾的发生。
(十二)持续推进禁渔工作。一是积极落实退捕渔民优惠政策。退捕渔民劳动年龄内人口93人中除2人因个人原因放弃就业外,均已就业。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均已落实了医疗、社会保障等保障措施。全区每户退捕渔民均有1名街道、社区干部联系,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二是强化联合执法。针对渔具市场检查,水产餐饮企业、清理三无船只等开展15次联合执法行动。三是推进禁捕水域巡查检查。查获多起违法捕捞案件,收缴和销毁钓鱼竿、手抄网、鱼叉等偷捕工具70余件,清理130余处捆绑鱼钩偷钓设施;先后查获26人次违法禁捕规定进行偷捕偷钓。
(十三)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是3月下旬开展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4月至9月全面完成节水型水利机关创建工作。三是加强日常取水量许可监管,经多次比对发现往期计量异常,经市局安排第三方检测结果报省厅已经修正。区域目前未发生超计划取水现象,常态化开展流量检测查看。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化水平不高。由于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偏小,经营类别比较单一,主要是粮食加工,粮食行业受市场波动因素较强、且具有利润低抗风险因素较差的特点。由于受基本农田保护的约束,我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经营性用地指标严重缺乏,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受到约束。
二是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区街农业部门服务基层的技术能力不足,人员力量较少。
三是河(湖)长制工作有待加强。我区河(湖)长制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河湖管理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按时巡河机制需要进一步落实,群众保护水生态环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从事河湖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组织建设。围绕区级目标任务,一是抓好党建各项工作;二是做好综治工作(平安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三是开展好意识形态工作;四是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五是做好新一轮巡察整改反馈工作;六是紧抓安全生产工作;七是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宣传工作;八是继续做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
2.稳步推进“三农”工作。一是稳定粮食生产,落实“智慧芜湖大米”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扩大绿肥种植,推广绿色防控;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加强畜禽废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四是落实落细禁捕退捕工作。
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进重点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二是完成今年省下达的0.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利用晴好天气,做好工程扫尾;做好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清单编制、招标等前期工作。三是持续推进镜湖区三连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保障2022年全部实施完成。
4.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一是利用基层预警平台、水雨情监测、视频站点等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建立区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名录,组织开展管涌、滑坡、坍塌、裂缝等主要险情处置的技术培训;三是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密切关注水情、旱情、墒情变化,实时分析供水需求。四是完成欧阳河闸项目和马厂泵站工程建设。
5.落实河湖长制督察与巡查机制。一是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工作任务和职责,按要求开展巡河,加大对下级河长和有关部门的督导考核力度,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提升各级河湖长履职力度。二是严格落实制度机制。发布区级总河长令,部署河湖长制重要工作和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检察长”工作机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深入推进河湖警长制,打击涉河湖环境违法犯罪,维护河湖区域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加强综合治理日常管护。以系统治理、生态治理理念为指引,聚焦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等薄弱环节,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防洪排涝薄弱环节项目实施,破解水多、水少、水脏老问题。分级设立河湖管护主体,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抓好河湖日常管护。四是提升组织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河长制办公室人员、经费、装备保障,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积极应用省级河长制信息系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完善河长办工作机制,加强督促协调,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有序开展。
6.做好农饮工作和水资源管理工作。一是继续大力开展农饮水质检测工作,持续提升巩固水质,强化奖励激励,对水质达标的供水单位进行奖补;二是继续开展农村季节性缺水调查工作,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三是落实《2021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严格取用水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取水量线上线下检查工作,严格超限额预警管理。四是总结完成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工作经验,着手准备2022年度节水县域达标创建工作。
镜湖区农业农村水务局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