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15分钟阅读圈”建设的具体做法解读
问:“15分钟阅读圈”建设的具体做法?
答:(一)突出以文化人,功能定位多元化。“15分钟阅读圈”建设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公益普惠、多能合一”这一原则,在突出便民惠民这一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城市书房确定了“1+3+N”的服务功能,即:提供免费阅读这“1”核心服务功能,具备文化展示、文化活动、文化休闲“3”个基本服务功能,选择文创空间、市民小剧场、便民服务等“N”个特色服务功能。城市书吧则明确了 “五有”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要求,即:有一定规模的阅读场地、有一定数量的出版物、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活动、有一定效益的阅读服务、有一定流量的读者。同时,对照《城市书房基本公共服务考评细则》中“公共阅读区域面积不少于60%”的要求,鼓励引导运营主体利用其他区域开展文创产品销售、茶饮销售等与文化相关联的市场经营,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二)突出“六个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化。按照便利、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将城市书房和城市书吧建设管理逐步纳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整体策划,系统推进,形成了“六个统一”的工作机制,确保“15分钟阅读圈”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一是统一名称标识。统一“芜湖书房”“芜湖书吧”名称和logo,同时结合实际增设个性化名称。二是统一规划选址。综合考虑区域位置、建筑面积、服务半径等条件,通过现场考察、专家评估、集体会商,统一审核选址,优先考虑人口集中区域,尽可能让其服务的群众最大化。三是统一建设标准。综合考虑成人、少儿、老年、残疾人等各类阅读群体的需求,城市书房明确馆员工作区、交流分享区、少儿阅读区等功能区划分,统一配备自助借还机、读者流量高清摄像机、图书管理系统等13项软硬件设施。四是统一图书调配。城市书房和城市书吧的图书统一图书物流配送,实现全市通借通还。五是统一信息管理。建设图书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对进馆人数流量、读者图书借阅量等数据实时监控和更新。六是统一考核评估。在“15分钟阅读圈”认证考评的同时,按照《芜湖书房基本公共服务考评细则》,对开放满一年的城市书房统一分级挂牌并奖补。
(三)突出开放共享,社会参与广泛化。在“15分钟阅读圈”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出场地、出资源、出服务。在场地来源上,全部利用原有资源如公园配套用房、社区闲置用房、企业闲置场馆等改建而成,实现了“盘”出来的是资源、“改”出来的是精品。在运营模式上,采取由区政府平台公司、国有文旅企业、知名书店等不同运营主体进行运维管理。目前多种运营模式并存,形成了多式并存、良性竞争的发展态势。在服务项目上,大力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导入各类文化群体,启动“作家进书房”“艺术家进书房”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阅•芜湖”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