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镜湖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解读《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2-09-08 10:09信息来源: 镜湖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阅读次数:编辑:曾杨 字体:【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一)决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全民健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体育强省建设作出部署,省政府印发《体育强省建设方案》,提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起草依据

2022年6月15日,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芜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芜政秘〔2022〕34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强建设,结合我实际,制定此《实施计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芜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二是近年来,镜湖区全民健身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必须精心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助力健康镜湖和体育强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部门学习情况

2021年12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家体育发展十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芜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等文件精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结合镜湖区实际情况,开展《实施计划》编制工作。

(二)起草初稿

20223月,形成方案第一轮修改稿。

(三)在行政机关内部征求意见

2022年7月,根据《芜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修改,征求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意见。

)向社会征求意见

通过政务公开网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修改后确定《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送审稿)。

)提交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

2022年7月,报区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

)提交政府常务会审议

2022年7月,将《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送审稿)提请区政府常务会审议。

四、工作目标

2025年,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口袋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百姓健身房等场地设施20个以上;建成冰雪或类冰雪设施5个;完成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50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200个以上;新建或改建足球场地5个以上;新建健身步道47.2公里以上。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85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4块,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3%,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五、主要任务

《计划》分为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全民健身组织活力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九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水平

主要内容有实施镜湖区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口袋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场地设施20个以上。加大小型冰雪设施和类冰雪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冰雪或类冰雪设施5个。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成街道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补短板项目50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200个以上。新建或改建足球场地5个以上。新建健身步道47.2公里以上。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百姓健身房”。建立全民健身设施定期检修和维护机制。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主要内容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积极参与全省性、全市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一区多品、一街一品”特色品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广普及域足球。推广武术、围棋、象棋等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主要内容有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建设科学健身专家库和资料库。制定科学健身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大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推进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四)激发全民健身组织活力

主要内容有建立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组织。完善扶持引导政策。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考核激励机制。

(五)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 

主要内容有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性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赛事活动。优化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农耕健身大赛等农民赛事活动。开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妇女体育活动

(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内容有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深入开展体育产业“双招双引”活动。扩大体育消费。鼓励向群众发放体育消费券。支持各街道办事处和社会力量举办、承办高端赛事活动。

(七)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主要内容有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推动体卫融合。推广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运动康复机构。促进体旅融合。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有镜湖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形成“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融合发展新模式。

(八)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

主要内容有探索建设区级智慧体育平台。实施“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加快推进智慧场馆、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1个以上。

(九)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主要内容有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全民健身“健康镜湖”故事。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体育公益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运动员走基层等体育公益活动。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六、创新举措

紧密联系有关上位规划的精神要求,立足镜湖区实际,深入开展快乐健身行动,提出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产业融合、社会力量参与等工作措施,多方位多角度共同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量化任务目标,积极开展镜湖特色全民健身项目。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考核评价等提出要求。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明确了5个纳入,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推动共同富裕工作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纳入乡村振兴计划。

(三)强化监督评估

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定期对各责任单位开展督促检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区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八、解读机关和解读人及其联系电话

解读机关:镜湖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解读人:李荣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3878561

电子邮箱:6308447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