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品安全预警提示
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加大,细菌滋生,野生植物快速生长,细菌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风险增加,病毒性(尤其是诺如病毒)腹泻高发。同时开学在即,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赭山街道发布春季食品安全预警提示如下: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春季是病源微生物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广大群众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对购买的食品要按要求贮存并在保质期限内食用。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卫生设施好、干净整洁、管理规范的餐馆就餐。不要选择无证照的小餐饮店、街头流动食品摊点就餐。点餐时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谨慎食用沙拉、凉拌菜、生食海产品、熟卤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发现感观异常或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
二、预防有毒野生菌中毒
误食有毒野生菌,其毒素会通过人体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损害人体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极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禁止在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餐饮经营单位不得采购、使用野生菌。家庭不采摘、不购买野生菌,主动避免发生意外。
三、学校食堂防范要加强
做好风险排查:全面检查库房内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及时清理处置过期、变质等不合格物品并做好登记,防止库存时间久、过期霉变的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尤其是米、面、油等大宗食材以及干蘑菇、木耳、花生等易受潮霉变的食材,对冷冻冷藏的食材查验是否符合贮藏温度要求,是否超保质期或发生变质。
确保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落实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维修保养校验、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留样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等制度;把好食品原料采购进货关,从正规渠道进货,按规定索证索票并进行检查;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饪食品时做到烧熟煮透;采购及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消毒产品,并将清洁消毒产品与食品分开存放,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四、校园周边要留心
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需要在校外就餐时,应选择到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需要网络订餐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餐单位,注意查看店铺“商家信息”模块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营业执照信息,要留意食品经营范围和证件有效期等关键信息。购买零食时,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查看标签标识,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出现异味等现象。
五、日常饮食要均衡
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一日三餐,谷物、肉类、蛋、奶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充分保证能量、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充分摄入。零食食用应节制,睡前不吃零食,以免造成肠胃负担,引起失眠、龋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