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2021年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镜湖区区属25所小学,11所中学(含九年一贯制两所)。目前,我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7项6所学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所,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3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3所,市级校园足球定点学校1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2020年28中被评选为全国篮球特色学校,王家巷小学被评选为全国排球特色学校。2021年组织区内几百名学生参加芜湖市十四届运动会。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镜湖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始终把体育教育工作当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年工作之中,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融入教育全过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面提升体育工作水平。
一、 工作落实,氛围浓厚。
区属各学校都能全面落实“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打造具有镜湖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一)课程有落实
各中小学校都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把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严密组织实施。
各中小学校能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没有擅自缩减体育课时或挤占体育课。各校都能保证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各中小学能积极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精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做到“七个结合”,即:与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两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相结合,促进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二)体质有监测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校都能按要求配备各项检测的器材设备,各学校都能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照芜湖市和区《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指导意见》, 广泛开展“达标争优”活动,掀起实施《标准》的热潮。各学校能把《标准》的实施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管理的日常工作,把《标准》的实施作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内容,积极宣传、加强管理、认真实施。各学校树立全民健身的理念,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规范实施《标准》测试的形式与程序,按规定建立测试档案和上传测试数据,保证测试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进行;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和研究,准确掌握学生体质现状,科学分析学生体质变化趋势,定期发布调查研究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交流研究成果,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增强学生体质各项工作的开展。镜湖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率为100%。
(三)资金有保障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安全管理。镜湖区各校都能根据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等基本要求配置体育设施;平时加强对大课间活动、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区财政对体育教学活动经费上给予支持,从公用经费中拨出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同时拓展思路,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筹集资金,确保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方案顺利实施。
(四)活动有氛围
各学校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体育工作的环境与氛围。学校主动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合力。各学校能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央文件精神,与家长定期沟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和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使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支持学校为加强体育工作所采取的措施,还有不少家长在课外时间陪同孩子一道锻炼。
二、创造条件,停课不停学
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区大型的户外集体活动基本都取消了。但区属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小型、室内的疫情防控小课间操,与每周的体育课程相结合,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校级秋季运动会,保证学生每日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三、找出差距,着眼未来
由于镜湖区是中心城区,生源数量多,一些学校是老学校,操场、体育馆舍很难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因而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其次,专职体育师资不足是镜湖区学校体育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镜湖区将积极开展体育师资培训,通过招聘、培训转岗等形式增加专职体育师资力量,争取在校园体育工作上取得更大进步。
镜湖区教育局
2021年12月